精彩贴图专门店 收藏本版 今日: 0 主题: 1083

1950 8

1700年前的“QQ表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3 14:5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枚瓦当上的人面到底是谁?是哪个朝代的?“他”那似笑非笑的表情又是什么含义?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贺云翱脑海中。他没有想到,这张脸竟然伴随着他今后十多年的城市考古生涯并在其中不断出现。: s' m8 ]+ v" Z
5 V8 H; V6 E6 h6 U: }7 b  H6 \
  $ b% L- w) z: w4 q  U( B
$ g* }: e3 n; c" t$ S
  古董店老板告诉贺云翱一个重要的信息,这枚瓦当出自南京张府园的一处建筑工地。据说,那个工地还出土了不少其他类型的瓦当。不过瓦当到底是哪一个朝代的,老板自己都不确定。
& O3 ^3 e/ B! _" b: j8 T9 p) j& O8 y% _% j- y+ @
  
1 b2 P9 y$ G: h3 `2 r2 k4 }0 v" ]5 x, N/ c, n
  贺云翱查阅了此前江苏省文管会对张府园地区进行的城市考古资料,果然又发现好几张“人脸”。不过,显然当时的考古工作人员并没有觉得这些“陌生脸庞”有什么异样,任由“他们”和一大堆各种瓦当、陶罐堆放在仓库一角。# E; \' Q9 ^: Q% ^; e/ d

, }9 @* {& B4 Z0 \1 M  7 ?1 m0 u) N" [$ y6 b8 g

) ^+ R7 @6 M  O. r  拂开厚厚的灰尘,贺云翱惊异地发现:这几个瓦当上的人脸的长相和自己收藏的居然都不一样。有趣的是,这几张脸的表情也各不相同。这个发现让贺云翱激动不已。他们到底是谁?( J5 f- C! t' u
3 w4 b' f6 \9 |  `0 H8 e
  
* W3 A! D9 a5 I/ w3 a$ T% p8 K) @
# t' N$ g8 Q+ j7 {9 G' Z; f  十多年来,越来越多曾经被人们忽视的人面纹瓦当在贺云翱的关注下浮现出水面。贺云翱发现,这种瓦当几乎分布于南京城各处,只要进行考古的地方几乎都能发现这种人面瓦当,而且人脸的长相、表情几乎从不重复。- J) b" T$ F: A  S; M7 Y. w8 c2 ?
$ v% {8 L9 w; ~( @% a9 T% a
  $ i# z* l$ ^6 G5 m# y! B

" [1 a* Y" ~* N( x6 S  根据南京已出土人面瓦当的地点,贺云翱绘制了一张“人脸”的分布图:他发现,人面瓦当几乎全分布于古代南京的繁华地段。而发现瓦当的地层则暴露了他们的真实年龄。这些人脸瓦无一例外都是在六朝地层的下部(也就是六朝的早期)出土的。) q$ e( c. R3 M% m5 u! T9 h
" |5 p% U* D  a$ l( b% e4 w  \7 p6 G
  
8 z& z1 ~3 n: D! q1 W" e$ p! m; b; z& z  T3 T
  比如清凉山的人面瓦当是来自于东吴地层;延龄巷口六朝早期地层出土的人面瓦当则就是和东吴时期的钱币、瓷器躺在一起……但是在稍晚地层出土的瓦当中,“人面”都消失了。根据这些,可以推断出,这些“陌生脸庞”来自于三国时期东吴时期。8 E" F1 E2 B' M/ D# e

. f7 X8 |) g1 l5 E- H0 n  
7 Y0 }* `# }. O) a" n
! B6 J% A2 M# I4 K) F  2005年,贺云翱赴韩国进行学术考察,在韩国意外地也发现了这种人面瓦当。当时,韩神大学学术院的几位韩国考古界专家听说贺云翱在做相关研究,就告诉他,在韩国古新罗国的遗存中也有人面纹的瓦当。
' d* Z( l8 I5 ^
7 v, m6 E& ]. w' ^3 E4 d: }5 @  
0 [  \' [  J' ^# z" W+ w, h- L! u8 W7 c1 k
  他们出示给贺云翱的两个瓦当上的人面,虽然长相和表情和南京出土的又不一样,但是贺云翱一眼就认出了它们的尺寸大小、表现手法和一些局部特征。这些人面瓦当和南京的人面瓦当应当是“亲属”关系。% m& A* v" c" x2 l3 [( O
% y$ _& Q1 p' a- R
  5 R) I; ~& E  X

9 _" ~9 x, q8 c* V. }  ' _' ]8 D9 b5 n. t% O
$ l8 B! B" T" D* O& P, w* @8 R4 w) n1 h
  古董店老板告诉贺云翱一个重要的信息,这枚瓦当出自南京张府园的一处建筑工地。据说,那个工地还出土了不少其他类型的瓦当。不过瓦当到底是哪一个朝代的,老板自己都不确定。, h7 D/ N: j: o  a) v
) a  G- m, }- c( K" }6 m5 j
  " I) r& t# V! L* @( ^( o. n
  @7 e" B1 F" `: X3 y1 I
  贺云翱查阅了此前江苏省文管会对张府园地区进行的城市考古资料,果然又发现好几张“人脸”。不过,显然当时的考古工作人员并没有觉得这些“陌生脸庞”有什么异样,任由“他们”和一大堆各种瓦当、陶罐堆放在仓库一角。
9 K+ V6 k+ p% {
, S5 T' R1 E: {7 P" _/ ^3 x  {  
+ W+ A" D4 M/ E5 T( [1 }+ J
) y* ]. E8 m0 L) ^  拂开厚厚的灰尘,贺云翱惊异地发现:这几个瓦当上的人脸的长相和自己收藏的居然都不一样。有趣的是,这几张脸的表情也各不相同。这个发现让贺云翱激动不已。他们到底是谁?
0 j1 p; f' z: ~: r+ Z$ ~, U) }: r3 @) Q3 b/ L' Y- {- c
  2 Q( A! y7 ~. ?( Y3 m

, \3 }' r! n7 h- U1 m( r+ b! b- Q' x  十多年来,越来越多曾经被人们忽视的人面纹瓦当在贺云翱的关注下浮现出水面。贺云翱发现,这种瓦当几乎分布于南京城各处,只要进行考古的地方几乎都能发现这种人面瓦当,而且人脸的长相、表情几乎从不重复。8 E0 ]# ^% O" s( Y/ W
3 ?) l) n' s. }0 K6 h. w6 p: x) ^3 M
  ; q$ ]; Z: P0 S' {- ]
; G: D* ~* U4 R; k( k, C8 j
  根据南京已出土人面瓦当的地点,贺云翱绘制了一张“人脸”的分布图:他发现,人面瓦当几乎全分布于古代南京的繁华地段。而发现瓦当的地层则暴露了他们的真实年龄。这些人脸瓦无一例外都是在六朝地层的下部(也就是六朝的早期)出土的。
! F" v" L2 O1 f; {7 G) f2 O& k" V$ c2 k1 H
  
. m' d: u9 A9 V& v, E( y
" a" |8 Z% m2 Z  ^  比如清凉山的人面瓦当是来自于东吴地层;延龄巷口六朝早期地层出土的人面瓦当则就是和东吴时期的钱币、瓷器躺在一起……但是在稍晚地层出土的瓦当中,“人面”都消失了。根据这些,可以推断出,这些“陌生脸庞”来自于三国时期东吴时期。
0 P1 d, j0 C! p/ V; n& C8 M0 A* a- H& E% B) j% J
  
" T( k" ^7 L/ E0 z5 o' O0 ~3 b) s2 q/ Q' }7 ^2 Z8 l9 J
  2005年,贺云翱赴韩国进行学术考察,在韩国意外地也发现了这种人面瓦当。当时,韩神大学学术院的几位韩国考古界专家听说贺云翱在做相关研究,就告诉他,在韩国古新罗国的遗存中也有人面纹的瓦当。
8 S% b4 a& {* @6 w# h0 H2 h9 e/ O- {4 Y. B% Y) a
  9 j* H; Y8 J+ i8 {* s6 J8 t
& a# Z* J% ^( K& O7 y
  他们出示给贺云翱的两个瓦当上的人面,虽然长相和表情和南京出土的又不一样,但是贺云翱一眼就认出了它们的尺寸大小、表现手法和一些局部特征。这些人面瓦当和南京的人面瓦当应当是“亲属”关系。
& p* E: L2 ]: I  A+ Y- Q# V2 Q0 \
3 H$ l& T2 h2 a8 S8 i! L) \/ L6 S  
! s! `2 ?' j4 o
0 u7 h! x: }  ?4 |) Y0 D, X! k2 s  
发表于 2008-10-3 18: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晕,啥子东西?看不懂捏?
发表于 2008-10-4 12:36:23 | 显示全部楼层
表情真像.
发表于 2008-10-4 14:28: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细细聪明,不像占沙发那人,突然想到那句俗话...占了...不....
发表于 2008-10-5 13:4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知道貓貓你的那句話是什麽, 占了什麽,不什麽
发表于 2008-10-5 17:50:15 | 显示全部楼层
聪明人都知道,不过咱得含蓄点,那有时,做人不可太直接了。
发表于 2008-10-6 11:30:03 | 显示全部楼层
猫猫,我倒觉得你头像里的表情和你的照片里表情简直就是一样。。。
发表于 2008-10-6 14:3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 打鱼的也又这种发现的时候.........
发表于 2008-10-6 15:2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历史的真实到底是怎么样的,唉。可惜又不办法考察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傲天阁游戏公会
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 : 020-88888888
事务 QQ : 85075421
电子邮箱 : admin@admin.com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傲天阁游戏公会 ( 粤ICP备14058347号 )|免责声明

GMT+8, 2025-3-29 20:55 , Processed in 0.094963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