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了这篇报道我才明白了我家的宽带网速为什么那么慢,该死的中国这帮电信服务商
& Y+ f( S! Y7 i. F- j/ F* m9 r; L' Q9 Y `3 S; \ O2 n/ a
9 e# k- J9 i# x+ J* d% ]9 K% |
互联网南北分裂互通艰难 访问跨网网站慢如蜗牛
9 X1 o+ P o" Q- Y' C3 C7 M 电信网通之间的带宽瓶颈严重
8 l" }& s& _4 n2 D: |( ?
- H; E2 I' m: }9 U2 ~ 互联网网间互联互通问题严重。5月26日,信息产业部披露,不少用户通过12300电信用户申诉中心和信息产业部部长信箱等渠道反映互联网网间通信质量不高,其中因为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之间的带宽瓶颈导致的用户投诉占到了90%。
Y; g! `) o7 L+ _: R" D
) X; x$ y/ L' w/ x! }9 I0 _ 信产部表示,互联网骨干网间互联互通问题目前已经成为2006年电信监管和治理的重点,信产部将在广泛调查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障互联网的通信质量。具体措施则包括:. N$ Z8 ]' I4 W
, }: Y, c0 n( j; R0 s 1、研究制定互联网全程通信质量行业标准;2、对互联网网络框架结构进行规划,以适应未来的发展;
# p3 p, Y, x7 U. v+ x+ b9 a2 g3 K; y- S$ J: c2 y: ~- K
3、定期通报和监督互联网通信质量,督促相关单位进行网间带宽扩容,缓解带宽紧张的问题;
# G! X& Y1 `" W; P, X( B% t0 h* U, m3 }2 s8 i _ g) K
4、制定科学合理的互联网网间结算政策,以经济手段推动互联网互联互通工作;
( R' a+ V; ]$ W* I" g8 s
# L* g8 [% {& t; U1 Q4 B; e' s 5、密切关注互联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优化网间带宽占用问题,改善广大互联网用户的上网感受;# \4 J" N: Z5 r }8 P
( l7 A$ O0 ]+ i2 d: ^ 6、引导各电信业务经营者探索更加合理科学的经营模式,保障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
! y% O5 p% ~7 K0 S( x7 S' w0 |/ \% ]2 p$ u5 ~' \9 B) `9 J
“现在,电信和网通两条线路之间的访问比90年代末的拨号上网还慢!原来我家的电信线路去驱动之家,有1M/秒的速度,可现在连打开驱动之家的主页都要等上几分钟!哎……”在全球最大的华人社区――天涯论坛里,这则充满无奈与愤怒的帖子引起了网民的一致共鸣。目前,回帖数已经高达1500条。
# h3 `2 H0 j: ?$ [* r5 `, s6 c' Y3 J9 z' z" N7 [. L/ Y; g3 u$ H' l
对于中国的6000多万宽带用户来说,没有几个人绕得过中国电信与中国网通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用户在访问跨网网站时往往慢得跟蜗牛爬一样,在繁忙时段尤其如是。只是,遇到这种情况,多数用户并不知道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而是怪网站,怪电脑,怪带宽……; g2 `6 V6 a: m* O. M' X- x, S6 r) Q
4 B* j @' J q% Y
有人戏谑:“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你-他之间的距离,而是电信和网通之间的距离。”, U' i! T8 v' Z: j- Y, y2 q
2 l S; a# S( m" J
跨网访问速度奇慢
- F! f/ d$ e" m0 K8 u5 X5 r* e/ U3 l! }: r
5月26日下午4时,记者做了一次直观的测试――请北京和广州各一名网通宽带用户同时登录广州的南方报业网站。结果相差不多:一分钟过去了,首页还只能看到“南方报业”4个大字;又过了半分钟,首页的文字才逐一显示出来,图片还是没有全部打开。而据了解,南方报业网站是以10M带宽连接到电信网络,出口并不窄,而瓶颈就出在网间的互联端口上。
& S) \. }" ~1 P% K0 i# j0 l
# a& L* F$ W! J, `& Y( k) s4 @/ p2 ` 广东网通进行的技术测试也证实了这一现象。半年前,广东网通从同一地址访问电信网络的不同网站,平均时延为350毫秒,而访问网通网内的网站,最快的10多毫秒,最慢的也只有37毫秒。近日,网通又对电信网络的某个单一地址进行跟踪测试,平均时延竟然超过了330毫秒。6 d" t8 u E: J$ r
3 u) S1 o y. \6 A# ]4 z 千军万马共挤独木桥 w5 Z! R& z8 u" n! W
1 d: q; v; d5 J8 r8 `* ?* K; m8 B
跨网访问联而不通、通而不畅,原因在于网间互联的带宽存在严重瓶颈。/ E3 W( V4 Y, P6 k. U& O
/ i$ t3 A# m; U; I; y: r9 B& d% v* R
经过深入调查,记者了解到,在广东,网通与电信之间的绝大部分数据通信流量都无法通过本地线路交换,而必须经过北京中转。据内部人士透露,全国各个省份的状况都与此差不多。换言之,偌大两张全国性的宽带网络,网间的通道却只有一条。用户无论身在何地,只要是访问对方网络上的网站,都必须走北京绕道一圈,千军万马一起来挤这座独木桥。
. }- N( F W' G. p) R
8 J7 f5 N3 a+ d9 v- B “这就好比你搭飞机过了长江,然后还得下来坐一段马车才能到达目的地,怎么可能快得起来。”一位网友形象地说。
" k1 a I$ }) o6 D
* I- `( Z+ C, f* D' r' B! t8 R9 b; \ 而且,随着近年来宽带用户的猛增,原本就十分狭小的通道显得越来越拥挤。有消息称,去年6月,网通出钱向电信开通了一条2.5G的互连互通线路,开通之后不到30分钟,线路就已经满负荷。扩容的速度根本赶不上用户的增长速度,以及由此带来的互联互通需求。8 A' a% L3 K, u0 c; N2 p' p5 s) Q
% ~- {. A# p0 I2 `
网站遭殃用户受苦* o- o; n; E5 ]8 }
, \9 i C ~( b- i* U. |3 w q 当然,最终结果是网站遭殃,企业倒霉,广大的普通用户受苦。
6 X2 [, _, g7 V; k3 e
( b" z0 E1 h6 E$ U$ ?6 M 各大互联网企业为了保障自己的浏览速度,都不得不委屈求全,本来用的是这家的线路,要想做全国业务就只能在另一家的网络上再搞个镜像网站,企业的成本白白增加了许多。7 X" o8 i) r9 o& t* x7 |2 r+ i
* j f6 }# a# L' f
“大约是2004年5月份,我们发现网通宽带用户访问使用电信线路服务器的网站时,速度慢得不得了,没有办法,我们只能在网通的平台上又加了一组服务器。”一家社区网站的技术主管刘先生说。这样一来,光硬件的投入一下就增加了700万元。# c& d k* w j5 j- a' {8 J9 ]
9 A8 | T4 l4 Q8 m7 ~
大量的网吧为了增加速度、减少掉线,还花钱购买一种特殊的设备,同时接入网通和电信的线路,访问哪个运营商的网站时就自动切换到哪家的线路上。还有的IT企业甚至从国际端口绕道出去,再折回国内以跨过“长江”。% ]- u; }2 C. \( X. D3 x3 X1 p) \% q5 H
o5 t5 X, W3 A# B0 K/ p 互联网分拆4年来,一些精明的网民也形成了自己的使用习惯:电信的用户基本上不进网通的站点打游戏;网通的用户要进电信的网站也得耐下性子来;如果是跨网用户,就最好不要用即时通讯工具互传文件……而大部分的用户,遇到此类的网站访问障碍,根本不知道个中缘由,只能拼命向客服投诉,但这样的投诉,客服解决不了,技术人员也解决不了。
0 P2 F8 u6 M8 e8 |
7 w; O- |2 k6 u. x: }4 P* P 运营商自己也从中深受其害。中国网通是我国第三大电信运营商,但进入广东市场的时间不长,仍是“小弟弟”。对此,广东网通有关管理人士颇为无奈地说,网间互联障碍造成的客户流失相当严重,已经成为其宽带用户流失的最主要原因。“一遇到这种问题,用户就认为是你的网络不好用,投诉了再没用,就要求退网销户。”# q; ^! q. J+ H9 n) a/ x
, X @; m+ c) K9 Y: ]; ? 电信分拆后遗症
4 u6 l+ N# @% E- e4 I
/ j; {0 s6 N3 h& ~! s% W# l 其实,中国的互联网原本是一张网。4年以前,中国电信几乎垄断着全国的固话网络,新兴的宽带互联网自然也是由电信“独家”经营。但是,中国电信的南北分拆打破了这一局面。" e/ a/ Y% Y! c7 L: m; T3 U0 D
# R* h4 b% R" v/ }# A9 z/ u' F 2002年5月,国内电信业大重组,原中国电信北方10个省份正式划入中国网通集团,南方21个省份重组为新的中国电信。这次“大分家”把中国的互联网人为地一分为二。7 c% y9 `1 }+ d$ {* `, }# v e. }
3 Q: w; i3 X5 h8 D 两大宽带运营商南北各自称雄,旗下都汇聚了大批网站和用户,势均力敌。尽管互相也深入对方地盘发展,但是,南电信、北网通的格局短期内还无法打破。而网间互联互通的问题却接踵而至。
8 g% a* b* W& n* M/ J/ ], I9 E: g8 C# t3 z( c! |7 G$ d
两大运营商年报数据表明,2005年中国电信宽带接入用户达2102万户,中国网通达1148万户。根据信产部的相关规定,电信运营商之间的互联电路是免费的,即双方都无需向对方支付接入费用。据消息人士透露,网通与电信在集团层面就此问题进行过多次蹉商,但在互联带宽的拓宽问题上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 C( Y0 R, |; u7 M! _# v- b
7 j4 W% f, ]# ~- B! b2 `5 ]! e$ g 这其中,究竟是技术障碍还是人为原因?
9 @. J8 k' q- e
, D, `' J$ u6 O4 E3 O 实际上,很难说其中没有利益问题作祟。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韩小明说,互联互通对小运营商的发展更为有利,因此主导运营商在互联互通上往往积极性不高,相反还可能采取一些技术手段限制互联互通,以谋杀竞争。“谈判的阻力很大。”一位网通人士告诉记者。1 k3 x( M- d! c7 G( `
" N0 D! A, t% m
“分家”之后,网通雄霸北方,在南方却是小运营商;电信则与之相反。因此,无论在哪个省份,双方的利益都不均衡。但就整体而言,电信宽带网络的用户比网通多一倍,网站数量也多于网通,因而,互联互通的收益也低于网通。) A/ j9 |- U# L2 q; }/ c& v
! m2 a; U* Z! C4 R 某门户技术总监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网通和电信相当于两个对门邻居,门开多大由自己决定。如果只把门开一条缝,好处是对方访问本网的时候会很慢,坏处是自己访问对方的时候也很慢。”
( p" n' `$ T, U3 G$ u, H
$ Y+ j) R8 N* s, X& p- G' I4 @2 | IT视点- G) I" m8 n! _* ^/ [" m( H0 Z
* m% o: h# C& y( q
监管还得硬起来
5 t! {1 I z) `. ]1 V' q8 W+ u0 j, N6 P! a
“单纯扩大两大运营商之间的网间带宽,可以暂时缓解矛盾,但不能根本解决问题。”针对互联互通障碍,广东的一位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宽带用户增长迅猛,而且BT下载等技术对带宽资源的占用也很大,一味扩大带宽可能难以满足需求。
" _) ~' P/ U/ ^ ^$ b4 O5 h4 b& h/ `; }; O$ |
他认为,两大集团之间“独木桥”式的互联互通方式是行不通的,应该改一点为多点,在各个省份实现本地互联。“事实上,目前,电话的互联互通就是在本地实现的,宽带数据通信也应如此,不要再到北京去兜圈子。”
( Q/ m n! T2 d$ I) H5 v0 M5 F _: }1 o% f$ Y; x; D x8 j
但是,本地互联互通的实施,还得靠政府监管部门的推动,如果要靠两大运营商协商谈判来解决,那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了。- x& A2 H1 N8 i. V0 S5 u
* O- p- w2 U- _9 u: N4 `9 @
想当年,移动与联通之间的短信互通,拉拉扯扯一年多也谈不拢,最后还得政府出面,由信产部部长下了“死命令”才摆平。
* i! t- a/ {! u4 D" G* R8 }* p# H
. B4 c/ [1 n; f" F% [: K# ^ \+ p2 T 4年前,短信实现互联互通,而互联网联而不通的问题,从4年前开始出现,至今仍是磕磕绊绊。
9 z m0 }7 W" G4 U; r
+ c# v# e' i" V 现在,“网业分离”的办法又被舆论提了出来。有业内人士提出,将基础网络资源收归国家统一经营,建成统一的基础网络平台,所有的运营商都来租用,实行公平竞争,以彻底解决各网络运营商相互设置互通障碍的问题。+ b- T0 Y- F% }* w% q+ K p- U4 ?
5 o% H7 \5 R s% o9 O' S
但是,这样岂不是又形成了新的垄断?更重要的是,历史已经没有回头路可走,就像电信与网通拆分之后就不太可能再合并一样。6 N0 v5 }/ v" ], R
$ D( _) r, h; ]! T: c$ W |9 @
现实的办法还是通过完善法规、加强监管来改善。3 T0 o; K/ x. k6 p" i! a4 C- x! d
9 A7 X! z" X0 f& { 5月26日,信产部主动在其网站上公布了解决互联网网间通信的6条措施。这6条读起来都很虚,既没有很实在的解决办法,也没有具体的时间表。但是,其中提到的两条却是迫切需要行动起来的:一是制定互联网通信质量标准,二是加强监督强制推行。
" J3 l6 K8 d- [: p4 `$ y% P( e. p0 v) L3 L2 [8 o8 _4 H, L
问题存在了这么多年,现在最要紧的是监管“硬”起来,把说的变成做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