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照了很多龙船的照片忘记带手机数据线回去学校发上去给你们看看!今晚回乡下吃龙船饭!!!& {1 J& \2 [# |% M" C( k6 ^
/ \5 C6 ]% t$ @" b+ f
为了让你知道什么叫龙船饭就给你们介绍下吧!
" w$ c. l$ t, r N/ H食“龙舟饭”,是珠三角农民的大聚餐,是传统的社日宴饮的继续。宴会开支的款项来源,主要是村内工厂、店铺、专业户、个体户和普通村民的捐赠,港澳同胞、华侨的赞助,其次是龙船部件的竞投所得。为了讨个好意头,村民争出高价,以赢得对龙头、龙尾、船鼓或木桡的保管权。还有的是新龙船落水时到附近各村巡游所得的谢仪。当然,竞赛赢得的奖品——全体金猪、成坛美酒等,也“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至于烹饪,则从村民中挑选多名业余烹调高手作“候镬”,到各家各户借来炊具、碗碟,架起案板,垒好大灶,煮的是大锅饭,炒的是大锅菜。到了红霞满天的傍晚,全体村民便云集地堂(晒场),或坐或蹲,宴开百席。每席有菜十余盆(用大面盆盛装),必有一碟蒜头蒸辣椒,用以辟除“扒仔”(划手)身上的水湿气。此外,还有风栗鸭、烧猪肉、油豆腐煮鱼、猪肉煮节瓜等。虽无鲍参翅肚,倒也大鱼大肉,颇有《水浒》中梁山好汉“大碗饮酒,大块吃肉”的豪情!凯旋的“扒仔”披红挂花,昂昂然端坐上席,乐呵呵接受乡亲父老的祝贺。席间还有助兴节目:有钱人家竞放鞭炮,互相比富斗阔。这时,雷鸣般的鞭炮声,此落彼起的猜拳行令声,汇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把宴会推向高潮。散席后,“家家扶得醉人归”。 . i" T- O, [/ w5 K
* Z3 G* z( Y0 N. R, q, _
附近城镇居民也不甘寂寞。他们都包一封“利是”(红包),让孩子持往农村,“讨”一钵“龙舟饭”,回家分而吃之,希冀儿女像龙一样威猛矫健。: I7 D. x/ d8 R5 d
是很热闹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