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水聊天专门店 收藏本版 今日: 0 主题: 3126

4740 17

谁知道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0-26 17:4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全部是以一开头的成语,你是否知道他们的主人公呢?
. W8 L1 w3 R+ S! _6 Q1 S1.一鸣惊人  2.一饭千金  3.一字千金   4.一钱不值   5.一丘之貉
6 O/ V1 `- Y2 W1 m6.一败涂地  7.一暴十寒  8.一事无成   9.一发千钧  10.一木难支
; Q+ \/ m9 D! p* q: P* i* s11.一网打尽
发表于 2003-10-26 23: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倒,我不是学文科的,不知道
发表于 2003-10-27 12: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暴十寒
- d4 @$ m  N* v, d2 t
! x1 T4 r: N* e8 N
3 s* e7 Y" W4 y8 g5 w& }. B1 A
  k! e/ W' _& I8 J9 O& @3 g' M( i, n5 ?+ I$ k$ E

' L$ X/ o, W: S9 c; X( H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许多家学派,他们各自坚持自己的主张,并到各国游说,宣传自己的学说。这些人不但学问高深、知识丰富,而且能言善辨,往往能说服执政者改变主意。
0 b% q4 o4 D. S9 x
, k2 W6 Y, a  H) s. h  孟子是当时有名的一位辩士,他帮助齐王施政,看到齐王昏庸、没有主见、轻信小人谗言,很不满,就不客气地对齐王说:“大王,您太不明智了!天下虽有生命力很强、很容易生长的植物,但如果把它放在太阳底下晒一天后,再放在阴寒的地方冻上十天,它还能存活吗?我在大王身边的时间很短,即使您接受我一些好的建议,有了一点从善的决心,但只要我一离开,那些奸臣就会在您面前唱反调,哄骗您,大王又常常轻信他们的谗言,这样怎么能让我有成就呢?”他又作了一个比喻:“下棋是件小事,但如果不专心,同样学不好。奕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高手,他有两个徒弟。其中一个非常专心学习下棋,处处听从奕秋的指导;另一个心不在焉,一直想着用箭射空中的天鹅。同一个老师,同时学习,但两人的成绩却相差很多。这不是他们的智力不同,而是专心的程度不一样啊!”
7 l6 T) A9 c/ M+ H9 j$ J  孟子用了两个比喻告诉齐王做事情要有恒心,要专心,否则是不会成功的。 9 r/ d: q( J; ?; n$ \" y

0 E+ @" w  s& t# W  f; i5 m  5 F  ^; ]8 n: E8 o
发表于 2003-10-27 12: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鸣惊人
" q3 r; N# k7 Z' k9 M" ]$ j战国时代的齐威王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当上了皇帝,年轻的他因此骄傲自满,每天饮酒作乐,不但不处理国家大事,更不准大臣劝阻,如果有人不听他的话、或是违反他的规定,就会受到死刑的处罚。就这样过了三年,国家政治混乱,邻近的魏国也常派兵攻打。大臣们对国家的安危很担心,却又不敢提出劝告。大夫淳于髡知道齐王喜欢表现自己的聪明,就故意对他说:“宫中有一只大鸟,三年来都不飞不叫,大王知道这是甚么鸟吗?”聪明的齐王一听就明白淳于髡的用意,就回答他说:“这只鸟不是普通的鸟,平时虽然不飞不叫,但只要一飞就能直往上冲,一鸣叫也一定能够叫声惊人。”于是,齐王开始整顿国家,惩治贪官,奖赏提升清廉有才能的官员,加强军队力量,国家日渐强大。齐王还出兵反击魏国的侵略,使魏国割地求和。其它国家都很害怕,不敢再来侵犯,从此齐国保持了二十多年的和平生活。 + R$ I: N" i/ d( S5 d

, n. [; l& S, }1 }
) T& q* \9 ^; O; ?' i
发表于 2003-10-27 12: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字千金7 x. [  |; c0 W& g. v8 I, Y* q
战国时代,秦国有个宰相名叫吕不韦,他聘请许多很有才华的学者,给他们很高的待遇,并且在家中供养他们,最多的时候曾多达三千多人。吕不韦请他们依自己的专长,编写许多篇文章,同时更订定体裁和主旨,然后他将这些作品集合成一部伟大的著作,名为《吕氏春秋》。这本书分为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六卷,总共有二十多万字,内容十分丰富,包罗了天地万物、上下古今的许多事情。 % |0 e; H* P% q6 X" O' `) l1 z
  吕不韦非常得意,曾经把《吕氏春秋》这本书挂在咸阳城门口公开展览,并且对天下人士声称,如果有谁能修改其中的任何一个字,他就赏给那个人千两黄金。他还把千两黄金放在书旁边,表示他说话算话。但是,由于吕不韦是那时的宰相,有很高的权力,因此没有人敢去更改。
& Q2 q1 g- w  o1 m, H. u; ]1 `
发表于 2003-10-27 12: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败涂地1 E( @, `: ]- F/ q
* g- Z( n- o9 u1 R( G

/ d6 [5 p$ ?1 I! r* H, v- W5 [. Z- `3 j, v  A
  汉高祖刘邦是江西人,秦朝末年是泗水亭亭长(秦代制度,十里设一亭,十亭设一乡。亭长,像是后来的保甲长、村长一样。
2 t+ P) A& N1 ?- o! u9 C  J$ T5 b. X, N" q
  有一次,他奉命送一批民工去骊山建造秦始皇的陵墓。一路上,每天都有很多民工逃跑,刘邦是个有智谋的人,他怕民工逃光了自己会被治罪。于是,他对大家说:“你们到骊山做苦工,就算不累死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重回家乡,现在你们自己去找活路吧!” 1 z( e- z* I4 |' M# |
8 \! X( Z* x# W7 q2 Z* q3 d. Z
  当时秦二世非常残暴,陈胜的起义军攻下了陈县,那里的县令想投靠陈胜,但他想做领导,他的手下劝他去把刘邦帮忙,他答应了。当刘邦到城外时,他却反悔而且下令关城门要杀两个手下,刘邦知道后写了一封信射进城里,调动城内的老百姓杀了县令。后来老百姓都推举他做县长,刘邦在大家的帮助下很快就在沛县正式起义了。
& ^& [3 O( x3 [: M6 V
# q( B" e5 x  `  d- J6 \
发表于 2003-10-27 12: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事无成
( w- M; B5 u5 f3 ?$ l
9 J; F# i4 B0 }/ W2 U
) S* H& a% }1 t9 z' X0 ~  K" R8 E! r: I6 _- i* m! \9 C" i

9 X* I; f9 I+ g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地方官员的官运很不好,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顺利,因此他常常出去散心。有一天,他来到了京国寺,晚上便寄宿在寺里。半夜,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老和尚对他说:“你已经做了三世人了,三世都在做碌官。”他听了老和尚的这番话,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这三世都是碌碌无为,一事无成。梦醒后,他就下定决心再也不在宦海中浮沉。) _8 }' h1 @* k+ \& M2 R
发表于 2003-10-27 12: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丘之貉
* |3 o  w* U8 m: d; t* M
; X( x) @7 w7 q+ {
: ]$ f' _* l* F* ^
/ j4 l0 y& V7 ^. e1 k2 Q
$ {" _) o- |' p5 c6 j  t! d5 z* C) J! v2 a- k
  汉朝汉宣帝时,有个很有名的人叫杨恽,他的父亲是汉昭帝时的丞相,母亲是史学家司马迁的女儿。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养,少年时在朝廷中的名气就很大,因为向汉宣帝举发大将霍光谋反,被封为平通侯。汉朝当时的社会贿赂风气很严重,有钱人用钱行贿,可以到处玩乐,没钱贿赂的人就要一年到头辛苦地工作。因此他大力革除了这些弊病,整顿了朝廷的不良风气,获得人们的称赞。他自认为功劳很高,有时目中无人,得罪了太仆戴长乐。 5 I: b9 x0 h, R4 y! J; a- Y
  有一次,杨恽听说匈奴的首领单于被人杀了,便说:“这是不明是非的君王,忠心的臣子提议的治国策略不用,却听信小人的谗言,杀害忠良,结果性命不保,国家灭亡。秦朝如果不是因为这样,也许现在还存在,而不会被汉朝代替。自古以来,各朝代的君王都是如此,喜欢听信小人的谗言,就像从同一个山丘里出产的貉,没有什么差别。”这话传到长乐的耳里,他连忙向汉宣帝报告,宣帝听到杨恽把自己和历代君王比作“一丘之貉”感到非常震怒,再加上长乐又说了许多杨恽对宣帝不满的坏话,因此就下令革去杨恽的官职。
" R# ]) x  M, m: a0 D# s9 [  后来“一丘之貉”用来比喻那些臭气相投、不务正业的人。
1 b9 z5 f; M1 y/ I
发表于 2003-10-27 12: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饭千金5 n+ q# x* \/ F6 N4 w" G8 F6 R

8 i& n. ?4 K5 Y8 R" e2 b5 s$ B帮助汉高祖打平天下的大将韩信,在未得志时,境况很是困苦。那时侯,他时常往城下钓鱼,希望碰着好运气,便可以解决生活。但是,这究竟不是可靠的办法,因此,时常要饿着肚子。幸而在他时常钓鱼的地方,有很多漂母(清洗丝棉絮或旧衣布的老婆婆)在河边作工的,其中有一个漂母,很同情韩信的遭遇,便不断的救济他,给他饭吃。韩信在艰难困苦中,得到那位以勤劳克苦仅能以双手勉强糊口的漂母的恩惠,很是感激她,便对她说,将来必定要重重的报答她。那漂母听了韩信的话,很是不高兴,表示并不希望韩信将来报答她的。
4 ?( U% H" ^1 o( B: V- O  后来,韩信替汉王立了不少功劳,被封为楚王,他想起从前曾受过漂母的恩惠,便命从人送酒菜给她吃,更送给她黄金一千两来答谢她。 / j4 p) i# k* `, X) D! Z: P
  这句成语就是出于这个故事的。它的意思是说:
: o* |& c$ W: @5 u; U; Z  受人的恩惠,切莫忘记,虽然所受的恩惠很是微小,但在困难时,即使一点点帮助也是很可贵的;到我们有能力时,应该重重地报答施惠的人才是合理。
4 J! e/ Y0 Z  B; J9 H/ r5 _" ?  我们运用这成语时,必须透澈的了解它的含义,第一,真心诚意的乐于助人的人,是永远不会想人报答他的;第二,有钱人对穷人的救济,那是一种捐助,即使穷人真有一天得志了去报答他,也不能称之谓“一饭千金”;第三,最难能可贵的是在自己也十分困难的情形下,出于友爱、同情的去帮助别人,这样的帮助,在别人看来,确是“一饭”值得“千金”的。
发表于 2003-10-27 12: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钱不值- d; |( A: l6 D. X

+ q. X) {+ u) J: X* {灌夫,字仲孺,西汉时代人。他性情刚直,讲究信义,说出的话一定做到。他常侮慢地位比他高的官员,而对地位比他低的,越是贫贱,他越敬重。因此,当时很多有才能而无地位的人都喜欢接近他。
5 ^4 I* H9 h2 [7 @- r, a7 J$ u  灌夫喜欢喝酒,并且常因喝醉了使性子。有一天,丞相田汾结婚,他喝了不少酒。一会,他走到田汾的面前敬酒,田汾说:“我不能喝满杯。”灌夫见他不肯痛快喝酒,便语带讽刺地说:“你虽是一个贵人,但也应喝完我敬的这杯酒。”田汾还是没有乾杯。灌夫讨了一顿没趣,就走到临汝侯灌贤面前敬酒。这时,灌贤正对程不识(曾任边境太守,后改任大中大夫)的耳朵说话,没有对他表示出欢迎的样子。 - z7 ]8 [) [) n& y) f2 f$ X
  灌夫心里本来有气,看见这情形,再也忍不住了,立即骂灌贤说:“我一向就说程不识不值一钱,今天在这里你竟和他学妇人们的样子咬耳根子!……” 0 J0 v) Z4 z" w8 P
  自此以后,人们对于别人有轻视鄙弃的意思,而要说这人一无长处,或是一无是处,就说“一钱不值”或“不值一钱”,亦即是毫无价值之意。 ; J* y. o& y0 q  G
  譬如那些对自己人傲慢无礼,对外人却卑恭屈膝的人,或是那些外表好看,实际不堪一用的东西,我们都可以叫它为“一钱不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傲天阁游戏公会
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 : 020-88888888
事务 QQ : 85075421
电子邮箱 : admin@admin.com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傲天阁游戏公会 ( 粤ICP备14058347号 )|免责声明

GMT+8, 2025-8-24 13:34 , Processed in 0.107654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