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这是一个没有文化的年代。
7 [4 {, Z, {- T
% F5 w( `. p& m 以前有人说过,第一个把美女比喻成花的是天才,第二个这么说的是庸才,如果第三个人还这么说话那就是蠢才了。连上幼儿园的小孩都知道学别人说话是可耻的,但是通过阅读大量中文新闻,我发现现在的记者就是这样的蠢才。 & b( S g1 M( J) P6 f' M7 @
' O2 V6 [5 q6 v) s6 a* W* B# x 本文试图总结出现频率比较高的十句最恶俗的流行中文,这十句话并不是“分特”“ppmm”这样的网络语言而是真正出现在印刷质量很好的出版物上,实际上如果有人在网上这么说话别人是一定会笑话他的。 " v$ A* H' @- z: \ C" N
2 {! E- @5 d' F$ X1 Q1---“谁动了我的____”
; T8 ]5 U$ w5 _- Y4 S8 f- `
' I5 X; |7 D3 c! q+ ^ 这句话来自一本叫做《谁动了我的奶酪》的书。这本书和某个美籍日本人写的《穷爸爸富爸爸》一样,号称“励志”书,告诉你怎么奋斗,怎么成功,实际上讲的是老鼠的生存哲学。励志书籍在中国特别流行,当当书店甚至专门有一个栏目卖这类书。我以前在国内看“青年文摘”,上面全是这样的类似故事,看这些书的青年们幻想着通过学习也能够成功。如果从阶级分析的角度看,只有贫民中的上层和中产阶级的下层才看这种书,真正的“成功人士”则从来不看,这种书籍的流行体现了中国现在社会青年的文化状况。2 J9 \4 _# L" j' d
7 v) s' J1 m3 y5 [4 a* p7 A" e& i& w
而这句话的流行自然是体现了我国新闻人的文化状况:谁动了我的童话?(CCTV社会记录原文),谁动了我的“网络宝贝“ 天津首例网络虚拟财产案,精彩评测:谁动了我的免费邮箱?,谁动了我的婚纱——赵雅芝的新喜剧《嫁错妈》,谁动了我的手机帐单?谁动了我的存折?——银行私自扣款10000元储户怒上法庭讨说法。。。。。。
1 f- I R: V% D" ?1 j: ]
* s7 e1 a: T6 x& Y7 O google搜索:约有 34,600 项符合“谁动了我的”的查询结果 $ |. |4 e- e5 w
/ q$ ?+ M" b6 y$ S* T2---“都是___惹的祸” * i* ~6 e& r! D5 W. W
4 e. W& ^" E6 O2 ^6 n5 Y
这句话来自某首流行歌曲的歌词“都是月亮惹的祸”,这一点体现了新闻工作者的业余文化生活。这首歌好像已经流行很就成了老歌了,但是这句话却被一说再说:都是魅力惹的祸,都是规范化管理惹的祸,都是钻石惹的祸镶钻手机选购指南-中关村在线,都是新规则惹的祸——李娜落选奥运阵容解析,人民健康专题-都是上网惹得祸。。。。
7 W# S, b0 {$ Z# A9 i3 i0 T7 u; g& Z! I
甚至出了一个电视剧叫做《都是天使惹的祸》,和一本书(!)叫做《都是韦尔奇惹的祸》,书中描写的是GE CEO韦尔奇的成功经营故事(难道又是一本励志书),并不是写他惹了什么祸。 , C. {- w* ^. B) Z4 }& K D
3 Y( v% T5 T: G- V) z: Q& a- K% c3 B3 d 引用流行歌曲就象以前引用唐诗宋词一样是记者的常用手法,类似的还有“我拿什么___你,我的___”等等,现在的记者很少能说出几句唐诗来,他们只知道歌词。 4 H4 V/ l4 J4 w
8 L0 ]- A- c: [8 q google搜索:约有 129,000 项符合“都是“ “惹的祸“的查询结果 1 c9 L6 R/ U- h1 }$ F, h2 \' x
8 r; x0 L$ R0 x: X; e' S) L
3---“今天你___了没有?”# @+ D+ v3 [, p6 [5 s' b$ {
. R! d3 a" i N0 Q 很可能来自一句某种饮料的广告语“今天你喝了没有”意思好象是暗示这个东西一天不喝都会影响健康。这个广告本身俗不可耐,但是天天在电视上出现的缘故使得这句话流行了起来:短信,今天你发了没有?[七嘴八舌] 今天你吃醋了没有?今天你暧昧了没有?(图)今天你“私”了没有?今天你出轨了没有?今天你被封了没有? 一个实用技巧是中间的填空不仅限于动词,可以用名词,这样似乎更酷:今天你Google了没有:观察Google奇招与隐患,今天你Hi-Vi了没有?!杜希S400音箱,今天你“绯闻”了没有? ! X8 O! Q; y) h6 Y# m" j
& H: E1 C6 d* F! z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这个广告本身这么土,仍然有广告抄袭他们:莱登网--今天你来登了没有?当然也可能是抄袭了etang:“今天有否etang?”,后者本身也成为一句流行用语。不过我也怀疑etang这句话抄的是yahoo,“Do you yahoo?”,最早的时候本来是 “do you have yahoo?“,看来英文也是这么玩。
( y# h( q. ]1 q9 u9 \* V9 v4 B u" C0 ?( x% v( Z) E: e( h# a
google搜索:约有 327,000 项符合“今天你“ “了没有“的查询结果 & u; u( b+ P- h+ V6 D
5 w9 O! n/ t: |
) j R4 k. t: N! s
4---“亮丽的风景线” / }( s0 k! ~9 R/ l; z4 X! f6 x' ~
: e+ c& K! s, ^( L: O
这句话流行的时间特别长,也不知道是谁发明的,感觉像高中女生写的作文,通常可以在地方日报或者某个交通台的新闻里面听到:女法官,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平壤,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利马街头女交警亮丽的风景线::,北京新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大年初一城铁看景,台湾收藏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解放日报: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温网青睐俄罗斯美少女,“申博”成为上海最亮丽的风景线,新人成欧洲杯上亮丽的风景线这些花儿开始怒放。。。。。。
0 {$ H3 [ a' w2 H$ k
& u2 U$ K' i; t% S1 Q 这句话是典型的新闻报道用语,它的一用再用集中体现了现在新闻人语言之贫乏。 $ [# u( o3 ^& P5 B" i+ r- v
e: C$ Z# x8 B google搜索:约有 25,400 项符合“亮丽的风景线“的查询结果
0 }0 `/ H: ?( o) _& p4 H' z/ n# N S0 l' W1 m
5---“零距离”
( K! R! W. _. v" ]8 J: V' D$ {- `/ M W8 D
来自于美女记者李响写的一本关于前国家队主教练米卢的书的标题。本来这个词听新鲜的,体现了李响的原创精神,问题在于美女和教练“零距离”接触容易让人产生不良联想,有人还进一步发挥成“负距离”,这就太歪了。 2 j. `; x$ o5 B% M
& I$ J& R: S+ `; }' t% h9 \
不论如何,这句话的流行特点是这是记者的原创,属于记者抄记者,而且通常当动词用:加盟特丽洁干洗与成功零距离,西安零距离,常熟零距离CSTV,中国海军的“杀手锏”:零距离感受潜艇,活动促就业零距离,IT168-数码相机专区:建立零距离的用户关系(图)。。。。。。 ) B; z$ k/ ^ |' V! E% p3 n
) T6 K& Z6 u! P% ^1 w& j
这句话用滥了,现在有一个电视剧也叫《零距离》。
! d8 |: S8 c9 @; \) Q0 k4 I f. ~% s' z" A5 d+ Y- D: y" M! O
记者抄记者的情况并不多见,因为很少有记者能聪明到写出值得让人抄袭的话来。另一个例子是“总有一种___让我们”,来自南方周末的《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我想发明这句煽情语言的记者应该感到骄傲吧。 6 M5 i* t* A0 Z, } v4 u4 n3 H2 `
, C; R: [# n6 G8 j2 `+ ~5 ygoogle搜索:约有 209,000 项符合“零距离“ 的查询结果 7 X, i& w6 ], F) z
2 Y" {) F3 V- `) O
6---“我是___我怕谁?”
% V+ W8 t f8 U: M
; Z, \5 R$ I6 y4 u* j: [ 来自王朔“我是流氓我怕谁”。这个时代没有文化,王朔就是这个时代的文化。 & Y- c: h3 C8 F4 ~( q2 h
! `4 {' f8 g/ `/ H1 P9 k 克丽直言-我是老大我怕谁--个人电脑,我是单身我怕谁,我是菜鸟我怕谁?--姚明《面对面》谈NBA赛季感受,我是开发商我怕谁!我是自动回复我怕谁?。。。。。
# h8 ~# w# x( A0 M6 }; O* u8 a2 Z: X Y2 m9 y
注意,自命不凡的“一夜美国人”,曾经质问“余秋雨,你为何不忏悔?”的北大余杰同学看来也喜欢这么说话,他的一篇文章标题是“我是警察我怕谁”。
1 H1 q+ ~2 r4 Q7 d# {5 m& T1 X) ?$ N& |) w. r! h8 H* t) U3 F
google搜索:约有 50,900 项符合“我是“ “我怕谁“的查询结果
" q1 N) _# H( {" {/ P$ X2 W+ h$ j& g6 h. r" R: K
% P/ H' F- P" ?8 C% o/ o/ R+ ^) w" V! q; |0 g4 J' f9 d/ p3 c t
7---“我___故我在” 6 z% f) Z, A3 ]) p. y
9 ^+ z1 i) B7 q; Q" ~* ] 来自笛卡尔“我思故我在”,这句话是“天才--庸才--蠢才”模式的最佳例证。笛卡尔说出这句话来当然是天才;后来我记得好像是杨澜同学写了一本介绍她当主持人书的“注水”书,《我问故我在》,书名如果是她原创的话有点小聪明,也算是个庸才吧;而以后众生再说“故我在”就是蠢才了。 : W5 d/ Z4 K. L6 a& J b, a
" W9 E: t" h+ C 我迷故我在,海报欣赏--我酷故我在_TOM女性,朱德庸:我幽默故我在(图),我色故我在免费电影下载,陈国梁的美术教学与杂感:. 之一:“我画,故我在!”,LOGO 我秀故我在,汽车之友--我Q故我在试驾奇瑞QQ,人物访谈. 中国科大:我创新故我在 —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谈科技创新(不爽啊,说的是我们校长)…… + |' S/ v- y! X3 S/ V
5 ?7 C2 t3 \: c- {2 B 这句话还造就了两个广告语。好像是李宁之类的运动服装首先发明了“我运动,我存在”,听起来挺不错;可惜到了安踏运动鞋一抄袭,就成了“我选择,我喜欢”,东北青年孔令辉给安踏做广告的时候说出这两句女里女气的话来,同为哈尔滨男人我真是浑身难受。 ! ~% E! V, ~- _. g/ a) @0 I1 M3 M
: U9 Z& I+ h) `. L9 @9 C1 n
google搜索:约有 39,400 项符合“故我在“的查询结果 + t9 a; W$ ^- H* G1 \0 D& H
$ l, f) y% ~$ f7 _* g/ g4 t' b( d2 i8---“打造”
" ?: [+ d" r6 i* p3 N9 t; @. n0 n/ Y& Q. B( ?& {. M, T
“打造”这个词应该是来自我国台湾省,本来属于繁体中文。台湾省文化的特点是没有文化,该省原住民主要从事打鱼等低端工作,因此语言上显得鄙陋。比如我们大陆说“奋斗”,台湾省人就说“打拼”,我们说“导弹”,台湾省人说“飞弹”。这就好比说有知识的人知道导弹跟炮弹的区别是导弹自己有动力有制导系统,而没文化的人则只知道导弹能飞。 - O n) \. v& u6 X, Y) j
9 y( y4 O# R) ~6 e# n* G
可惜文明总是被野蛮征服,“打造”这个词现在流行起来了:低价享受,190元打造高端电视卡,打造性价比,打造无限梦想行动家==2004通讯大赛,“上海车市”打造汽车销售航空母舰,3.75亿打造成都芯片基地,打造宁静夏日!热导管显卡散热器只要4X元,用Linux 打造路由器。。。。 1 j% m6 S3 l. _$ c4 j+ t. ?4 g$ z
2 [2 b5 ^' k3 B& {5 T
反正是什么都能打造。令人遗憾的是连我们的权威媒体也开始使用这个词,比如最近《t望》就发表了题为“打造中国强大海军”的文章。
: F$ C: y7 ~, a- C* J( L% B* ?4 y- k7 D" c: r) L
google搜索:简体中文网页中,约有 1,580,000 项符合“打造“ 的查询结果
" T0 K% O' s; t- g) E) D$ p; _0 F6 {8 w' d% m4 w" X5 e
9---“指数” 8 l C* N6 T. ^; B% A+ s Q8 {
5 ^5 c# a D# T4 V1 A! k9 V
记者们并不是从中学数学课上记住“指数”这个词的,这个词真正流行起来是因为我国股市的发展和股民的增多。我把这个词列举出来是因为记者们把这个词给用错了,实际上属于滥用。 3 d- N+ D7 ?0 F$ Y2 a% [1 _
9 E$ R) D9 f- q b @% h9 @& X8 F
“指数”在股市中指的是 Index,其本意是加权平均。我国学文科出身的新闻记者们可能觉得这个词很有数学味道,非常乐于使用:12星座傻瓜指数,异国艳遇指数小测试,十二星座女孩的流泪指数,你的诚信指数有多高?搞笑测试:测测你的失身指数_新浪生活_新浪网。。。。。。
1 v( M: a( H3 i( _3 `2 o
3 k7 u: M X7 S 记者们使用这个词是想获得一种“量化”的感觉,不知道他们是怎么量化计算十二星座女孩的流泪指数的。如果我这篇文章是由他们来写,一定会在每个恶俗语言后面加上一个“恶俗指数”,并且用一至五个星号表示大小。这种“星号模式”的最初起源很可能是亚马逊网上书店对每本书的读者打分,只不过亚马逊采用了加权平均的做法来计算“指数”,而记者们则只是凭主观臆断。 5 L: u+ H9 p2 @0 M/ {% D4 Q% g
, B3 K6 s1 S1 ^2 t- ]6 U1 I" u10---“爆笑” 1 r5 [ M( ^% |. ^7 n, i7 S" ^
* O/ w/ o) A, k+ G; R! O+ z 这个词恶俗不已!你要是说“幽默”“喜剧”多少还有一点文化内涵,而“爆笑”这个词则是彻底的文化垃圾。很可能也是来自港台,估计台湾省的可能性大一些。例子我就懒得举了,反正现在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正式媒体也开始使用这种中学生预言了。 * o; S! Y e7 A1 L; b* E
+ X( X' @6 ~% V$ \" [ 最后总结一下。有的人使用流行用语是因为觉得好玩,有的人是觉得这么说话酷,有的人是出于讽刺。最不可取的态度是他这么说是因为他觉得这么说能显示他有文化,能显示他“知道”现在流行什么,能显示他有阅读能力。以上这十句话大多数情况下恰恰是记者们自作聪明附庸风雅的产物。希望二十年之后随着报考新闻系的人越来越多,新闻系可以难考一点,能做记者的人素质能够高一点。 9 C: o, u( v# g: O1 a: Q
f4 _: t3 F( i8 ?5 h 毕竟“写字”是一个相对高端的工作啊. |
|